2019年春晚葛优葛大爷参演的
小品《“儿子”来了》这个反诈骗节目
葛大爷扮演的推销员
将保健产品说的是天花乱坠
哄得蔡明和潘长江几乎信以为真!
套路太多、陷阱太多 简直是防不胜防
现实中也会有人被这些套路欺骗
所以,警察蜀黍特意给大家带来
安防大礼包
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哟~
还等什么,赶紧往下看吧!
南宁警方提示您:
以下五种陷阱别掉进去!
领导来电
害怕老总生气马上转账
小苏是一家公司的财务人员。去年12月8日,她在办公室里整理财务报表时,桌面上的办公电话突然响起。打电话的人,没有报出姓名等身份信息,直接叫小苏“赶紧到我办公室来一趟”。
这种情况,小苏此前没有遇到过,就问对方“你是谁呀”。没料到,对方对着话筒吼道,“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?你白在公司待那么久了”。小苏发现,这个声音很像是公司的张总,她连忙赔礼道歉。
这个所谓的张总态度突然好转。他在电话里说,办公室里有一个重要的客人,他想给这名客人转点钱打通关系,一时走不开。他让小苏赶紧转1万元钱到他的账上,等事情办妥了再把钱还给她。
按照财务流程,转账是要经过公司老总签字同意的。电话里,对方见小苏犹豫,便对着话筒吼道,“当了那么久的小职员,难道你就不想往上走一走?”小苏担心被张总责怪,马上转身去转账……
■警方提醒
这个所谓的张总,实际上抓住了受害人“想得到提拔重用”和“一听说是领导就紧张”的心理来下手。要想得到提拔重用,关键还是在于个人的业务水平和组织能力。因此,转账前一定要多留几个心眼,如可挂掉电话后找当事领导核实等。
交培训费
女儿突然用QQ联系问要钱
今年1月10日,罗女士的QQ接到女儿小琴(化名)发来的信息,学校联合教育局邀请北京清华大学的资深教授到学校授课,同时开办培训班,专门培训英语口语、计算机、高等数学等三门课程,共计150节课,她想报名上课。
小琴很爱学习,罗女士觉得这是充实孩子的好机会,就回应“好呀”。小琴在QQ里告诉她,培训费为2.35万元,班里很多同学都报名了。她刚才打听得知,报名的截止时间是中午12时。小琴让罗女士尽快跟年级负责人高主任联系。罗女士添加高主任的QQ并了解情况后,按要求将钱转入高主任的银行账上。
转账之后,罗女士联系小琴的班主任,这才知道,学校根本没有这项培训,小琴此前也没有注册过QQ号。随后,罗女士向辖区派出所报案。目前,警方仍在对此做进一步调查处理中。
■警方提醒
骗子专门挑上课时间行骗,一些家长觉得不方便联系孩子和老师,就没有核实,从而落入骗子的圈套。正常情况下,学校开展活动会提前告知。家长在无法弄清楚的情况下,可以跟其他家长沟通咨询此事,这样有助于分辨真伪。
财务转账
被“股东”拉进群骗去23.5万元
黄女士是南宁市江南区一家公司的财务人员。去年12月24日,她接到一封邮件,邮件署名是公司其中一名“股东”发来的。邮件里,该“股东”要求黄女士尽快加入公司股东的QQ工作群,这样方便日后工作联络。
因为是“股东”的指令,黄女士不敢怠慢。她加入QQ群后发现,公司“老板”及其他“股东”都在里面。随后,“老板”询问她公司账上的资金情况,同时交代她说:他们刚才已经讨论好了,让黄女士尽快将23.5万元钱转到“股东”的账上,这样才好开展下一步的工作。
黄女士照办之后,把转账情况向公司老板汇报时,才发现被骗了。
■警方提醒
公司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,财物人员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在社交平台下达的转账指令;对于来路不明的电子邮件,财务人员最好不点开;公司包括领导在内进入公司社交平台之前,一定要核实清楚身份信息;凡是涉及转账,一定要跟领导核实清楚。
帮买机票
朋友称已转账要求先帮支付
去年10月20日,黄某将陆女士添加为QQ好友。因为之前就与黄某相识,而且头像也确实是黄某,陆女士就没太在意。聊天中,黄某称正在国外旅游,一时购买不了返程机票,请陆女士帮忙通过网上订购。
黄某发来两张转账截图给陆女士说,她已经将钱转给陆女士了,但跨行转账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。看到陆女士没有异议,黄某马上发来一个私人电话,让陆女士尽快跟购票经理联系。当天,陆女士按照购票经理的指示操作,结果银行账上的26860元钱被转走。陆女士经过核实才发现,她认识的黄某的QQ被盗了。
同年12月底,5名涉案嫌疑人被警方抓获。原来,嫌疑人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受害人的QQ号码后,克隆出一个新的QQ号,随后以“不小心删除好友”为由,将受害人的QQ好友添加为好友,再以各种理由实施诈骗。其间,疏忽大意或碍于面子没有核实情况的受害人,则给嫌疑人提供了可乘之机。
■警方提醒
在社交平台上,遇到熟人申请为好友时,大家不要轻易被所谓的头像和签名迷惑,要先核实好身份信息;遇到好友所谓的转账汇款求助时,一定要通过打对方的电话等途径核实;另外,应该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车票和机票;发现受骗要尽快报警。
刷银行卡
手机点链接中毒 卡密码被盗
去年10月8日,罗先生到银行查询银行卡上的余额时发现,卡里只有7分钱。罗先生到银行前台打印流水账时发现,此前有一笔9456元的转账消费,并不是他本人操作的,而且手机也未收到信息。
银行工作人员帮助他核查时发现,罗先生的银行卡被一个QQ号绑定,并且更改了绑定手机号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南宁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根据这一线索展开排查,最终成功打掉了盗刷银行卡诈骗的整个团伙,团伙共3名嫌疑人。
原来,罗先生的手机事前接到过一条链接,当时他没有注意防备就点击来浏览。结果,手机突然自动关机掉线了。民警介绍,这条链接里种植有木马病毒,罗先生点击打开之后,木马病毒盗取了罗先生的银行卡等信息,并实施盗刷。
■警方提醒
在外刷卡消费输入密码时,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,预防不法分子的监控探头拍到你的银行卡号和密码等信息;平时在社交平台上,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身份信息;建议设置一张专门进行网银支付的银行卡,需要时才将钱存入网银卡中。
南宁警方提示您:
以下五种骗术要小心
提示一:当心扫码免费送礼
春节期间,在小区门口、市民广场等,总有很多赠送牛奶、食品、工艺礼品等推销微信公众号、APP的活动。但有些“赠送”除了要求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外,还要填写身份证号、手机号等。
这些涉及个人信息的“赠送”往往很有可能是经过“精心”包装的新型诈骗,骗子利用所取得的信息开通账号进行贷款等,让消费者不知不觉间背负巨额债务。
提示二:理性购物慎消费
“亲,我们可是全网最低价!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!“
节日期间,很多商家都推出了促销活动,网购过程中,要理性慎重看待商家促销打折活动,注重商品质量,不轻信商家的“特价”“清仓价”“全网最低价”,坚决不贪便宜,不盲目下单,不做后悔的“剁手党”。
提示三:当心微信语音诈骗
春节期间遇到朋友借钱的,一定要电话确定是否本人,因为用户在进行某些应用验证时,有时需要向对方回复“是我是我”等能够表明身份信息的语音,这些语音信息极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。骗子通过盗取微信号,利用录制好的语音,在微信上骗取好友信任借钱。
提示四:小心盗版软件诈骗
一些盗版开发商开发出的“流氓软件”安装在手机上,若开通了支付功能,绑定了银行卡,则会导致个人隐私泄露并面临财产损失的危险。
提示五:微信账户验证诈骗
骗子通过假冒的“安全支付管理”账号发来微信,称根据“网络刑法”规定,用户微信账户需要二次实名验证,并附上一条重新认证的链接,一旦点击进入链接输入银行卡号、微信支付密码等信息,银行卡资金便会被盗刷。
南宁警方提示您:
以下五种链接别轻易点!
1、不要轻易打开网上测试类链接
“测测你前世是谁”、“测测你的出轨概率”、“测测你的事业运”....测试时你将会输入的姓名、生日、手机号码等,会被存入后台,对其梳理,有可能就能够拼凑出你完整个人信息。
2、不要点击手机短信中的链接
收到短信内容包含链接,不确定短信发送者时,尽量不要点击。
3、不要随意点击陌生人发送的网络链接
不要随意点陌生人在社交平台上发送的的网络链接,更不要随便在链接中输入银行卡信息或任何支付密码信息。
4、不要轻信、不要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信息
一旦扫描了被植入木马或病毒的二维码,很有可能会给您造成经济上的损失。
5、不要轻易点开朋友圈发的砍价链接
不少商家通过这种活动吸引大家在朋友圈转发,从而吸引了一大圈粉丝,短时间内获得了大量关注度,实现了不错的营销效果。不过,之后这种成本低、操作简单而且容易上当的活动被不法分子盯上了。他们通过朋友圈“砍价”收集个人信息或骗钱,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新型的骗局,参与过的用户会收到大量的广告短信和诈骗短信。
来源|南宁警方
编辑|覃燕燕
责编|郑柳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