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口密集、环境污染、过快生活节奏…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,肿瘤已成为新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,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。为了改变人们“谈癌色变”的观念,正确引导、科学指导防癌治癌,“防癌门诊”应运而生。然而,“防癌门诊”到底能防什么?怎么防?如何正确防癌?采访中记者了解到,该门诊专破“癌前”“术后”棘手难题,让不少患者在这里找到了“解题思路”。
生病了喜欢扛 壮小伙拖成绝症
29岁的小刘是一名程序员,平时生活习惯不佳,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饭,三餐更是不规律。小刘觉得自己年富力强,平时有些小毛小病扛扛就过去了,很少到医院就诊,更是没进行过体检。
前段时间,小刘突然出现右上腹胀痛,自己用手摸能感觉到有个凸起的肿块。他没太当回事,觉得可能最近应酬酒喝多了。但过了一个多月,疼痛非但没缓解反而加剧,实在扛不住了,小刘这才来到医院就诊。
经过系统诊断,小刘确诊为肝内胆管癌伴腹腔广泛转移,病情十分严重。医生对症为其进行了多次介入化疗、静脉化疗、靶向药物治疗,但因病情太重未得到有效控制,生命进入倒计时。
“我们在为这名年轻患者扼腕叹息的同时,希望能唤起大众对肿瘤早期症状的重视,普及科学防癌理念。”江苏省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、紫东院区肿瘤中心主任钱军介绍说,我国癌症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走高,肿瘤防治形势十分严峻。对于肿瘤而言,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十分重要。
做好3个“三分之一”很重要
WHO在其公布的《癌症报告》中指出1/3的肿瘤是可以预防的;1/3的肿瘤是可以通过早期发现、早期诊断、早期治疗而治愈的;而另外1/3的肿瘤可以通过治疗减轻痛苦、延长生命,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那么,怎样做好三个三分之一?钱军介绍,针对目前肿瘤早诊率、根治率均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的情况,医院开设的“防癌门诊”是以肿瘤预防、筛查、早诊断、早治疗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特色门诊,开展“个体化体检方案制定”“科学解读体检报告”“家族遗传性肿瘤筛查”“肿瘤术后中西医结合康复”等特色诊疗服务。
相关资料显示,10%-30%的癌症和基因突变有关,接近90%的癌症都可以追溯到生活方式、环境因素,约60%的癌症死亡是可以通过减少危险因素来预防的。因此,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,可以达到预防癌症的目的。防癌门诊的工作也包括加强健康教育,使全人群都能注意可能为肿瘤早期信号的症状,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。“人类癌症中约有l/3与饮食不当有关,如食管癌、胃癌、肠癌、肝癌等。日常生活中,要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,减少红肉、加工肉类、腌制食品、糖的摄入等,三餐规律,摄入量适中。”除了健康饮食,钱军表示,规律锻炼也很重要,“相关研究表明,运动锻炼能显著降低癌症的发病率,不仅能减少肥胖,而且能增强体质、提高自身免疫力。对于防癌最好的运动是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、瑜伽等。”
如今,人们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,很多人的情绪时刻处于紧张、压抑的状态,而负面情绪会引起人体内分泌等多种系统失衡,伤害极大。“因此,建议大家尽量保持良好、平稳的心态,遇事不慌张、烦事及时排解,可进行冥想、打坐等帮助调整心态。”钱军表示。
个体化防癌体检怎么查?
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,很多疾病可以通过检查的方式在早期予以发现,因此,定期体检对于癌症的预防十分重要。“防癌门诊”中,“个体化体检方案制定”让不少市民好奇。
钱军解释:“防癌体检与常规体检有着根本区别,专业性和针对性更强,需在有经验的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。尤其是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,定期进行防癌体检尤为重要。对于预防不同癌种,体检计划的侧重点各有不同。”
专家举例,“有20年以上烟龄、20岁前开始吸烟、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及生活在肺癌高发地区、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,有肿瘤家族史和相关的职业致癌因素(如从事煤炭、铁矿、石油、化工等职业),应做肺癌筛查。除了基本的胸片及血清相关肿瘤指标的检查外,必要时需加做胸部CT。”而有肝炎病史或肝硬化者,防癌体检则建议每六个月做一次肝脏检查,包括做肝脏超声以及抽血查甲胎蛋白AFP,“因为HBV感染者在40岁以上得肝癌的几率比正常人要高两百倍。”
针对结直肠癌,专家表示,通常对于50岁以上的人群,需要每年或每两年进行大便隐血筛查,每五年进行乙状结肠镜(或每十年进行纤维结肠镜)筛查。“而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,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一人患过乳腺癌或乳腺癌相关基因突变者,应作为重点筛查对象。一般建议,25岁以上的女性,应定期到医院进行筛查,其中包括医生的触诊和仪器的检查,可每年进行一次乳腺彩超筛查,40岁以上女性应常规每年进行钼靶联合乳腺彩超检查。此外,建议40岁以上的人每两年查一次胃镜,有胃癌家族史或在胃癌高发区居住的人更需重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