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转自:黄冈日报
本报讯 (通讯员华载琼)9月中旬以来,浠水县市场监管局联合镇村,抓住节日期间外出务工人员大量返乡之机,进组进塆举办院子会,筑牢药品安全防线。
近日,在丁司垱镇罗山塆举行的一场院子会上,该局工作人员还别出心裁地开展“三讲”活动,让100多位参与群众深受启发。
讲药品安全故事。该局执法人员将相关案件转化为生动的故事,与村民互动。谈起药品领域的欺诈套路,着重讲解不法分子如何从送鸡蛋开始、到亲情陷阱、再到会销,然后回访、最后便是卖药(或者食品、器械)的全过程。谈到假药是如何来的,重点从村民的健康信息如何泄露,到遭遇健康恐吓电话,再到上门推销,最后开始微信邮寄卖药。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村民记忆深刻。
讲药品安全知识。执法人员现场对照药品、医疗器械和保健品实物,向群众普及“国药准字”“国械注准”“国食健字”方面的知识,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常识。对老年人用药、儿童用药、孕妇用药进行科普讲解,提醒大家要在医师药师的指导下用药,养成仔细阅读说明书的好习惯。同时,当场为部分群众释难解惑。
讲药品安全报告制度。药品安全协管员李胜林郑重提醒广大村民,遇到进村的涉药“六种人”,要及时向村委会报告。即:没有经营资质,一辆摩托行走乡间的“送药人”;没有生产资质,租赁房屋擅自生产的“制药人”;没有批准文号,成分不明的祖传秘方“传承人”;一药多用,以食充药,包治百病的“牛皮人”;以会促销,以礼为饵,大打亲情牌的“贴心人”;套取信息,进行健康恐吓,冒充医师药师的“寄药人”。
当天院子会后,不少村民表示,通过参加这类活动,确实提高了自己对于药品安全的认知,以及防范欺诈的能力。